房天下 >资讯中心 > 装修 > 正文

冬至各地习俗盘点 吃饺子不要忘记养生

房天下综合整理  2011-12-22 10:30

[摘要]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气,也是古人认为一年中最重要的一天。古人用日圭测日影,很早便发现这一天日影最长,所以以这一天为始最容易校正,所以古人将冬至日立为一年之始。我国周朝开始以冬至所在月为一月,正月初一,指的便是当月新月初生的这天,为一年的开始。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气,也是古人认为一年中最重要的一天。古人用日圭测日影,很早便发现这一天日影最长,所以以这一天为始最容易校正,所以古人将冬至日立为一年之始。我国周朝开始以冬至所在月为一月,正月初一,指的便是当月新月初生的这天,为一年的开始。周朝当时已采用地支记月,冬至所在的月份为子月,即现今农历的十一月。

冬至在古时是一岁之首,所以现在民间仍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古代天子在冬至这天,要举行祭天的仪式,以祈风调雨顺。北京的天坛自明成祖迁都后建成,一直是皇帝祭天的地方。中国古时的地图南方在上而北方在下,因此天坛建于京城的南郊,其正南位为吴天上帝。虽然在五行方位上南方属火是夏季,但因夏至二阴生,阴气属地,所以古时天子在夏至日祭地,地坛建于京城的习北郊,而冬至一阳生,阳气属天,所以古时天子在冬至日祭天,天坛建于京城的南郊。清朝的旗人在冬至日不但祭天,同时也祭祖。在祭典之后用祭祠用的猪肉煮成白肉,与同来祭天者分享神馀, "吃白肉"于是便成为旗人在冬至日的特殊食俗。

俗话说"冬至饺子夏至面",在冬至这天,我国最普遍的食俗便是吃饺子。吃水饺的历史要追溯到汉末。当时河南南阳出了个"医神"张仲景。他原来在长沙居官,告老还乡时,正逢腊月。张仲景见到整天为生活奔波而衣不遮体的穷人,面对寒风刺骨的冰天雪地,好多人的耳朵都冻烂了,心里十分难受。冬至那天,他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盘起火灶,专门熬一种"去寒娇耳汤",舍给穷人们喝,治疗耳朵的冻伤。这种药汤是用羊肉、辣椒和一祛寒温热的药材合煮而成的。人们喝了汤,他又把剩下的羊肉和药材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的样子,称作"娇耳"(有的写作"矫耳"、"胶耳"),下锅煮熟,分给人们每人两只。喝汤吃"娇耳"后,人们浑身发暖,两耳起热,治好并保住了冻坏的耳朵。后来每到冬至日,人们就模仿张仲景做"娇耳"煮食并喝热汤,日久成俗, "娇耳"也传久生变,又有了"饺子"、"扁食"、"水饺子"、"水点心"等地方性名称。冬至日吃饺子的习俗就这样一代一代流传下来。

我国南方有些地区冬至的食俗是吃馄饨和汤圆。馄饨四川人叫"抄手",广东人叫"云吞",因其煮熟后像荷包蛋,为混沌初开,故名"馄饨"。据民间传说,春秋时吴王夫差沉湎于歌舞酒色,某年冬至歌宴,嫌肉食腻肥,很不高兴。西施乃用面粉和水擀成薄薄的皮子,内裹少许肉糜,滚水一氽之后,随即捞起,加入汤汁,进献夫差。夫差食之赞不绝口,问为何物。西施信口以"混沌"作答。此后,馄饨这一美味就逐渐传至民间。虽然人们平日也偶尔吃吃馄饨,但冬至那天却人人都要品尝一碗,不单是纪念西施的创造,还为了庆贺冬至的"一阳出生"。宋人周密在{武林旧事》中记述当时杭州冬至习俗:"三日之内,店肆皆罢市,垂帘饮博,谓之'做节'。享先则以馄饨,有'冬馄饨年拨'之谚。贵家求奇,一器凡十余色,谓之百味馄饨。"可见在宋朝,杭州的人们已经有冬至吃馄饨和以馄饨祭祖的风俗。晚清绍兴学者范寅在{越谚。饮食》中说馄饨"或芝麻糖或醢肉裹以面粉,冬至时食"。可见古代绍兴还有甜味的馄饨。

汤圆是南方普遍流传的重要冬至食品之一。又称团子,团圆子、丸子、圆子、冬至圆等.用糯米粉做成,有的加陷儿。古诗有"家家捣米做团圆,如是明朝冬至天"句。因圆于是圆的,可相争"阳圆",所以,冬至吃圆子的主要用意是为了庆贺"阳生",同时寄予祈求团圆喜庆之意。关于吃圆子的由来,在浙江南部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很早以前有一位樵夫上山砍樵,不慎跌人深涧,不能脱险,就采摘状如汤圆的野生之物"黄精姜"来充饥,才免饿死。十几年后,樵夫遍体长了毛,身轻若燕,竟然飞回家里,但已经不会说话了,给他米饭也不吃。家里人就为他做了糯米汤圆。他一见汤圆。以为是黄精姜,就吃起来。后来慢慢恢复了本性,在冬至日竟开口与家人说话了。从此便有了冬至吃汤圆的习俗。我国台湾冬至也吃汤圆,并且要做成红、白两种颜色。按老辈人的说法:不吃金丸(红汤圆)、银丸(白汤圆),不长一岁。

我国潮汕地区民间冬至这天称为"小过年"。有祭祖先、吃甜丸、上坟扫墓等习俗。在这一天要备足猪肉、鸡、鱼等三牲和果品,上祠堂祭拜祖先,然后家人围桌共餐,一般都在中午前祭拜完毕,午餐家人团聚。潮汕人吃甜丸的食俗与台湾人吃汤圆很相似,并且还包含着一个有趣的陋俗:人们在这一天把甜丸祭拜祖先之后,要拿出一些贴在自家的门顶、屋梁、米缸等处。这一天家人如不慎碰上它,便是好兆头。如果这一天碰巧有外人上门拜访,让外人碰上它,这些外人也会交上好运。所以,这一天人们不希望有外人上门拜访。还有一种说法专放给老鼠吃的。相传五谷的种子,是老鼠从很远的地方咬来给农民种的,农民为报答老鼠的功劳,约定每年收割时,应留一小部分不收割,留给老鼠吃。后来,因为人们贪心,把田里的五谷全收割了,老鼠一气之下便向观音娘娘投诉,观音娘娘听后也觉得可怜,便赐给它一副坚硬的牙齿,叫它以后搬进人家屋内居住,以便寻食,自此,老鼠便到处为害了。按潮汕习俗,每年上坟扫墓一般在清明和冬至,谓之"过春纸"和"过冬纸"。一般情况,人死后前三年都应行"过春纸"俗例,三年后才可以行"过冬纸"。但人们大多喜欢行"过冬纸"。原因是清明时节,经常下雨,道路难走;冬至时则气候好,便于上山野餐。

我国陕西及河北地区在冬至日还有吃"红豆粥"的习俗。这原本是我国远古时的一种习俗。在{荆楚岁时记)中亦有记载。两汉六朝时,人们相信传说中工共的儿子在冬至日死的,死后变成疫鬼,但疫鬼怕红豆,所以大家便在冬至日煮红豆粥以避疫。在我国民俗传说中,红豆与桃木都是具有驱灾避邪的神力,这种民俗对日本也有影响,所以日本也有在新年将豆子撒出去禳灾的习俗。

在食品加工方面,人们在冬至日也有不少创造和经验积累。如浙江人多在冬至日春米,称作"冬舂米",说是这天舂米可避免易碎和多糠.减少损耗,并且这天舂出的米久放不变质。绍兴人在冬至日酿造的"冬酿酒",如"红酿酒"成乳白色,香气扑鼻,特别诱人;更有用特种技法做成的"酒窝酒"、"蜜殷勤"是赠老人、送亲友的佳品。湖南宁远人在冬至日"多割鸡宰猪,将肉阴干",做成"冬至肉",味道非常香美。这些,在现在仍有研究和开发价值。

我国大部分地区习惯自冬至起"数九",每九天为一个小节,共分为九九八十一天。民间流传着一首歌谣:"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这首歌谣生动形象地反映出不同时间的季节变化。也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

与九九消寒歌相对应的消寒习俗是九九消寒图。比起九九消寒歌,消寒图出现较晚。消寒图的形式很多。简单的是画纵横九栏格子.每格中间再画钱形,共得八十一钱,每天涂一钱,涂法是"上阴下晴、左风右雨雪当中",民间歌谣谓:"上阴下晴雪当中,左风右雨要分清,九九八十一全点尽,春回大地草青青。"或者选择九个九画的字联成一句,放在格中,也是日涂一笔。一般选用的九画字联句为"庭(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徐珂<清稗类钞.时令类》载: "宣宗御制词,有'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一句,各句九盲,言各九画,其后双钩之,装潢成幅,曰九九消寒图……自冬至始,日填一划,凡八十一日而毕事。"除以上的两种以外,更有一种"雅图",是画素梅一枝,梅花?共计八十一,每天染一?,都染完以后,则九九尽,春天临。(帝京景物略》云:"日冬至,画素梅一枝。为?八十有一,日染一?,?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日'九九消寒图'。"更有韵致的是,妇女晓妆染梅。明人杨允浮(滦京杂咏一百首》咏及此俗,其自注云:"冬至后,贴梅花一枝于窗间,佳人晓妆,日以胭脂日图一圈,八十一圈既足,变作杏花,即暖回矣。"这种设计,可谓独出机杼,由梅而杏、由冬而春,季节的变换又与佳人晓妆的胭脂联系,真让人叫绝。无怪乎杨氏诗以咏之:"试数窗间九九图,余寒消尽暖初回。梅花点遍无余白,看到今朝是杏株。"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